走進中核蘭鈾:一個黃河流淌而過的工廠
發布時間:2024-10-11 信息來源:
西北偏北,黃河之畔,金城蘭州——
“大國底氣從核來·重走核工業路”媒體行收官路線第二站走進了被譽為中國鈾濃縮搖籃的中核蘭鈾,以坐落在這里的國家工業遺產為坐標,了解中國核工業艱苦卓絕、光輝燦爛的崢嶸歲月和奮斗歷史,挖掘我國核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的珍貴寶藏。
1958年5月31日,經鄧小平同志親自批準,我國第一個鈾濃縮工廠——五〇四廠在蘭州開工建設。自此,中國鈾濃縮工業在黃河岸邊崛起并發展壯大。作為國內鈾濃縮企業中唯一經歷了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全周期建設發展歷程的鈾濃縮龍頭企業,中核蘭鈾66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勇擔國任,先后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第一座核電站提供了合格裝料,是公認的共和國長子——中國鈾濃縮工業搖籃。
廠在山旁建,水從廠中行。進入廠區大門,一座十分具有“年代感”的鐵橋與日常通車的大橋平行而立、橫跨黃河兩岸,它就是國家工業遺產之一——中核蘭鈾黃河鐵橋。1958 年竣工的這座大橋,為工廠源源不斷地運送生產原料和合格產品,也是職工上下班進出廠區的必經之路,是企業人員通行和物資運輸的“大動脈”和“生命線”。
在中核蘭鈾員工的口中,依舊會稱工廠區為“河北”,生活區為“河南”,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還以為他們說的是去到外地出差,這也成為了他們獨特的“稱謂”。站在橋上,遠眺黃河兩岸,媒體記者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揮灑汗水的歲月。
五〇四廠建設之初,這個搖籃中的鈾濃縮工廠,克服了蘇聯專家撤走后的重重困難,經過連續六年夜以繼日的艱苦創業和科研攻堅,于1964年1月14 日拿出了首批合格的高濃鈾產品,為我國成功試爆的第一顆原子彈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1964 年 4 月 12 日,鄧小平到工廠視察時同大家一一握手,深情地說:“你們這個廠建得不容易啊!你們為人民立了大功!”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現在,這個被稱為“小平留影處”的單層紅色建筑物,已成為一個“有朋自遠方來”時的交流之處,在這里媒體團們與老中青代表座談交流。時勢造英雄,逆境出巨匠。在中國核工業需要巨人的時代,巨人應運而生。王承書、吳征鎧、錢皋韻、劉廣均等科學巨匠均在這里留下集智攻關的智慧與汗水,除他們外,還有很多“無名的人”同樣令人記憶深刻。親手提取第一瓶合格的鈾濃縮產品的劉曉波老人分享了他的“傳奇一天”——
“五〇四廠投產之前,組織上將我和黃性章同志調到主產品工藝裝置崗位,要求我們做好迎接投產提取產品的一切準備工作。1964年1月14日班前會結束后,一張經過廠部、車間各級領導簽發的‘工作許可證’(即命令票)交給我們,上面寫著:‘命令劉曉波同志為操作員,命令黃性章同志為監督員。’”如今回溯這段經歷,劉老的講述仿佛帶著大家回到那個“超燃”時刻,“我們首先對現場進行了檢查,接著我便開始連接主產品裝置的線路,打開應開的閥門,關閉應關的閥門,并在閥門上掛上‘禁止打開’和‘禁止關閉’的警示牌。在我連接線路的時候,黃性章同志站在我身后全神貫注地盯著我,察看著我的每一步操作,履行著監督員的職責。我們不時與中央控制室用電話溝通著每一步的操作情況,并核對著鐘表的時間。待工藝回路充氣完畢、調整好控制壓力后,中央控制室下達了正式提取產品的命令,我隨即打開產品容器上的進口閥門,高濃鈾氣體緩緩流入產品容器而被冷凝,這時時針正好指向上午十一點一刻。過了一會兒,產品分析報告出來了,分析結果表明,產品質量完全合格。這時候我們才深深舒了一口氣,彼此臉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至此,歷經6年的艱苦奮斗,五〇四廠建成投產,為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創造和提供了先決條件,并爭取了時間。”
當天晚上,劉老仍然沉浸在興奮之中,便在日記中寫道:“1964年1月14日上午十一點一刻,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是一個難忘的時刻,我親手操作提取了我們國家的‘第一個寶貝兒子’,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下班后,我遲遲不想脫掉我手上這副手套,也不想洗手,因為這雙手套和我的這雙手,與我國核工業之間,互相留下了值得紀念的印痕……”
而“兩彈一星”的成功,就是由這些無數平凡人的“不平凡時刻”一點一點凝聚而成的。
座談交流后,媒體團來到了充滿歷史氣息的工人俱樂部。這座建筑承載著中核蘭鈾職工的文化記憶,是他們休閑娛樂、交流學習的重要場所。走進俱樂部,仿佛置身于一個復古與現代交融的世界。老式的舞臺、經典的標語、復古的裝飾,每一處都透露出濃厚的歷史底蘊。它時至今日還依舊堅守自己的職責使命,為職工們提供觀看演出、休閑娛樂的場所,而三樓已經改造成為承載時代記憶的場館,與愛國主義教育館相互呼應,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文獻資料、一個個館藏物件,“濃縮”著核工業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光輝歲月,讓媒體們解開時光的秘密,追尋他們的足跡。
五〇四廠還有個“傳統節目”——“打棗”。位于“河北”的棗林已有年頭,根深葉茂、果實累累,棗樹們“野蠻生長”。聽說,早些年全廠職工每人都可以分得4—5斤棗。“這兒的棗沒打農藥,大家可以放心嘗嘗!”中核蘭鈾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苗輔徽對記者們說,“大家也許會對核工業的環境不太放心,而這些棗樹就一直生長在廠區,我們一直在這里工作、吃這里的棗,這不就是核工業安全最好的證明么!我們每年還會舉辦紅棗節暨核科普活動,與當地民眾共享美味的同時,增進他們對核工業的信任與支持!”
一同來到棗林的中核集團首席技師魏晉輝與記者們分享他的經歷:“我1994年技校畢業就被分配到了這里,跟著師傅學習操作,最開始的3個月連機器都不敢碰!就這樣一直跟著師傅邊看邊學再自己嘗試,有一天突然就‘開竅’了。”現在他已經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也成為了新人們的師傅,其中不乏來自清華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當問到魏晉輝關于“工匠精神”與傳承的看法,他說,“倒班的工作其實很枯燥辛苦,我記得當年帶我的師傅值班時候從來不‘走神’,每隔一小時就帶著本子對每一臺機器認真巡檢,這樣的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帶的每一位徒弟,讓我們無論進行任何操作都要心存敬畏……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這才是核工業最重要的傳承。”當被問到他對工作的看法,魏晉輝說,“首先必須要認可自己所做的事情。我這個人心態特別好,當這一天的目標任務都完成,我就會很有成就感,特別自豪!”在魏晉輝身上,我們看到了單純而純粹的“工匠精神”。
“我剛來蘭州打車的時候,司機師傅問我是哪個單位的,我只要說是蘭鈾大概率會伴有‘噢!’然后開始夸贊我們的單位!”今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張基延剛剛入職,就感受到了中核蘭鈾與蘭州這座城市深深的連接。
因河而生、因河而興,黃河浩浩湯湯帶來氤氳水汽、古韻靈氣,肇起蘭州歷史,激活了獨屬于蘭州的文化脈絡。而中核蘭鈾,也在黃河之畔扎根生長,與蘭州這座城市共融共生,以“全方位打造世界一流的鈾濃縮高新技術企業”為目標,在創新創業的不凡之路上,與這條河、這座城共同譜寫著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