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一線行 | 中核在陜西這家“大廠”,憑啥“大師”頻出?
發布時間:2024-10-28 信息來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推動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核集團策劃開展“三中全會一線行”系列采訪報道,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心感受核工業在改革春風下的悄然變化,見證一個個改革舉措如何在基層一線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在這里,我們將分享那些關于夢想、創新與奮斗的故事,與您一同探索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更多可能。
背靠秦嶺,前有漢江,南望巴山,在夕陽余暉中能眺見朱鹮歸巢——這種被譽為“東方寶石”的鳥兒可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進入廠區的道路兩側,各色樹木高大筆挺。春天時,廠區前的大片油菜田成為黃燦燦的花海。如此怡人的生態環境,和地處偏僻是一體兩面,到漢中市區的車程要約一小時。這家“大廠”的人這么調侃自己:“別的單位可能都在大城市里,我們是在縣里、村里。”說起“大廠”,令人下意識想到的可能是一些頭部互聯網公司。但套用形容大學的那句話,“所謂大廠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如果將“大廠”之“大”理解為實力雄厚、人才濟濟,在領域內有重要影響力乃至服務“國之大者”,那么作為我國第一座離心法鈾濃縮工廠的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實打實的配得上這個“大”字。置身山溝,中核陜鈾的視野卻一點也不封閉,反而一直把“敢為人先”刻在了自己的基因里。這里,先后建立起金曉東大師工作室和溫偉大師工作室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現有全國技術能手5人、中核集團高技術技能人才20人、陜西省高技術技能人才17人,青年創新人才涌現如雨后春筍,成為我國鈾濃縮領域的人才高地和重要孵化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1997年2月,中國第一個商用鈾濃縮廠在中核陜鈾建成并投入運行。“作為中國離心法鈾濃縮工藝的第一家,從一開始就肩負著科研和人才培養的任務。要維護生產線的安全穩定、連續高效運行,遇到所有的問題都得自己解決,必須得敢為人先。這也為中核陜鈾奠定了為國擔當、自主研發的基因,通過不斷創新迭代積累下來的人才隊伍和技術能力一直延續到現在。”中核陜鈾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宏說。
在陜鈾無人不知的“金大師”,就是這支人才隊伍中的典型代表。金曉東是中核集團首席技師,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入職30余年,他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為鈾濃縮領域的領軍人物,一直扎根在生產一線,不斷對鈾濃縮工業運行系統進行思考和優化。“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從學習、消化到創新,金曉東在鈾濃縮工藝系統中進行了成果實施和轉化,他帶領團隊先后承擔30余項科研技改項目,多個項目成功實現工業轉化,被廣泛應用于我國鈾濃縮行業中。金曉東大師工作室主要承擔的任務是兩個,首先是依托生產線來開展科研項目和技術攻關,包括本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第二是利用工作室平臺培養年輕人,為企業乃至行業培養和輸送技能人才。大批技術和技能人才已經隨之成長起來。例如金曉東口中的“小熊”——201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現任中核陜鈾生產運行部副值班主任的熊彤煒,就在2023年榮獲中核集團鈾濃縮供取料大賽冠軍并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24年又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師傅是有‘絕活’的,只要我們年輕人想學,他就愿意教。傳授經驗時毫無保留,對我們就像親人一樣。”熊彤煒說。
像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比如堪稱鈾濃縮領域“女黃金人”的賴雪梅,她每天會把學習內容在日記本中分條列出,遇到不懂之處,及時向師傅、前輩請教,學懂一條就在日記本上記上一條,“90后”的她工作一年便已經能承擔起運行崗位的大部分工作,如今更已成長為中核陜鈾生產運行部值班主任。2018年11月19日,由中核集團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新一代鈾濃縮專用設備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在中核陜鈾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在參與調試工作期間,賴雪梅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被授予“中核集團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類人才素質”“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為進一步全面提升人員能力水平,中核陜鈾系統地構建了基于崗位的課程體系,課程總數將近1600門。中核陜鈾人力資源總監姜濤說,“這1600門課里將近有五六百門都是‘絕活’,不是光靠理論就能學會,而是要靠實踐。很多老師傅退休前要把‘絕活’通過操作卡、經驗單、錄制視頻等方式開發成課程,把一些寶貴經驗傳承下去,實現知識組織化。”大師帶徒弟有什么秘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工作室有一個實體空間,但金曉東更多是在開展課題研究、完成攻關任務的過程中,在各種場合包括車間一線向工作室成員言傳身教。“其實我開始也是從老一輩人手里學了很多東西,是一個繼承者,現在也開始把這些東西慢慢傳給他們。其實也不是所謂的‘傳’,更多就是我們經常在一起聊。”金曉東說,“可能更多傳承的還不僅僅是技術,甚至主要不是技術,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就是工作習慣和作風,對工作、對事業的一種態度。”
這廠科研氛圍濃
為了在國際市場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從中核集團到中國原子能,都在力推核燃料領域的降本增效。中核陜鈾如何面對未來核燃料市場變化及產業轉型的機遇和挑戰?“在過往探索積累的基礎上,我們將‘做強主業,開拓產業’作為指導公司未來五年從‘十四五’末直到‘十五五’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針。”姜宏說。首先重中之重和一切的基礎,還是“做強主業”,保證生產線的安全穩定連續高效運行,并通過技術創新來降本增效。這也是上述技能人才一直在做的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中核陜鈾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較早。2023年被評為全國“最美職工”的中核陜鈾真空設備研發中心首席技師溫偉,就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例子。1991年,17歲的溫偉被分配到中核陜鈾當空氣分離操作工,但初入廠的他表現“倒數”,還經常挨訓。20世紀90年代末,中核陜鈾為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成立計算機班組,溫偉感到這是個機會。
他在技校學習的是鉗工,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計算機培訓。“我那時候全靠自學,就是自己拿著大學教材看。”自學的東西沒機會展示,“我就找單位里負責宣傳的同事幫忙,把我寫的計算機代碼貼在進廠大門口的宣傳欄上,領導一來上班就能看見。”就這樣,他通過毛遂自薦成功加入計算機班組。
通過學中干、干中學,溫偉逐漸展露天賦,成長為軟件開發和硬件維護的雙棲型人才。在一個項目中,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通過數字化改進將系統巡檢從原先一個半小時縮短至幾秒鐘,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及實用性。溫偉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后專門開辦學習班,搭建了一個微型孵化平臺。如今,班里20多名學生都已走上專業和管理崗位,用自己的專業特長促進行業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開啟新的創新周期。中核陜鈾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董事馬文革介紹道,中核陜鈾把握鈾濃縮領域改革創新示范區功能定位,持續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成果轉化,以數智化賦能鈾濃縮工廠新質生產力發展,已入選工信部等五部委“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工信部物聯網賦能行業發展典型案例、首批國家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企業等。
走進中核陜鈾輔助工藝控制室,輔助工藝運行人員正站在智能控制監控站前觀察空調設備與冷卻塔設備的智能控制情況。自從智能控制系統上線運行后,實現了設備的自主控制、自動優化和自行調度,提高工藝參數控制的平穩度50%以上,大幅度降低輔助工藝系統的人力資源需求。還有能夠隨時掌握公司用能情況的能源管理系統,實現了能源業務精細化管理與集中管控,將公司的降本節能落實落地,每年可節約能源成本支出近百萬元。
中核陜鈾還擁有國內唯一的離心鈾濃縮實訓系統,和兩個大師工作室在同一個樓內。依托這一系統,中核陜鈾于2021年成立了核工業學院鈾濃縮分院,填補了鈾濃縮實訓和防人因培訓的空白,并與多所高校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分院通過舉辦各類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逐步成為具有核行業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培訓基地,為我國鈾濃縮行業持續培養高技能人才。
“咱們燃料系統值班主任每年的培訓全在這,因為你不能在現場去操作,就像核電一樣要用模擬機操作。”姜濤說。他告訴記者,之前兄弟單位的一位清華畢業生來參加培訓后說,“在這真能學到東西,而且按這個按鈕我終于有信心了。以前盡管理論上了解設備功能,但實際操作時總是擔心出現問題。通過模擬機培訓,我現在能夠預判操作后的結果,不用再感到恐慌。”
“大廠”怎能沒有“產品經理”
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新的變化繼續發生。為解決主業單一的問題,中核陜鈾在“做強主業”的基礎上正在“開拓產業”,分流一部分人員投入市場開發,開創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公司創造新的價值,實現“兩條腿走路”。
自1969年建廠以來,中核陜鈾一直地處洋縣,生產生活區相隔不遠,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對于潛心鉆研不無好處,但對于企業高質量發展也存在制約。
“作為一個老的生產企業,突然要面對市場,對人員觀念意識、內部管理體制機制等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但是我們必須要走這條路。”姜宏表示,“這種轉型既是考核指揮棒的要求,也是中核陜鈾內生發展的需要。”
不走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為此,中核陜鈾在2021年設立了產業開發部,其成員大多是年輕骨干。
中核陜鈾產業開發部總經理周立中表示,開拓產業不是從0開始,而是基于在主業上積累的人才和技術進行拓展,積極塑造產業發展的新優勢。目前,中核陜鈾已經在機械加工領域形成較強核心競爭力,系列儀表傳感器成功應用,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機電工程安裝、系統調試運維、設備維檢修等獲得市場認可。
為了適應市場開拓的要求,中核陜鈾還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建立新的考核激勵機制,給予市場開發人員更多的自主權,通過加強內部交流來增進不同部門間的理解和協同等。從產業開發部負責人的職位命名為“總經理”而非“主任”,也體現出其市場導向的角色。對市場開發人員的職業發展路徑也做出了調整,例如探索“產品經理”培養模式,為年輕員工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
“由于市場開發人員的工作性質不同,需要的工作習慣和思維方式也不同。不去學,不俯下身子去做,這塊不容易做好。”周立中說,“通過這些年輕骨干投入市場開發,希望不僅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還能鍛煉出一支適應市場變化的隊伍。”
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人才的傳承和創新之路是中核陜鈾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面對國家需要和市場變化,中核陜鈾始終以其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敢為人先、科學嚴實、拼搏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這種主動求變的企業文化和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機制,讓這個“老廠”“大廠”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甚至“大師”頻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
“中核陜鈾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勇當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踐行者’,著力破解影響和制約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障礙,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向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鈾濃縮企業目標堅定邁進。”姜宏表示。(李春平)